近日,建科院以“数智快诊”技术——“农村住房简易安全评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研究,成功中榜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这是建科院在重大科技项目申报落地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突破。
总经费近千万元、全省住建领域唯一一个的科技项目,落户建科院,背后有何深意?折射出什么样的引领能力?
两轮揭榜:建科院均拔得头筹
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项目,创新提出‘两次揭榜’评选机制。
“一次揭榜以问题榜单揭榜”,牵头部门组织专家对方案可行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进行评审,省建科院提供的方案在评审中名列前茅,被吸纳形成综合解决方案。
“二次揭榜以项目榜单揭榜”,牵头部门根据项目榜单公开征集最合适的揭榜团队。
建科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7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携手以第一名身份成功揭榜。
破题关键: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技术硬实力“厚积薄发”
竞争激烈的“科技揭榜”,缘何由建科院摘得“桂冠”?要从两个维度看。
其一,这体现建科院在既有建筑领域的“江湖地位”。
科研上,建科院长达70多年的建筑科技创新历程中,标准引领,是反映其科技领跑的一个关键象征。
上世纪50年代,建科院参与编制了新中国第一批建筑领域相关规范,并全程重点参与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特别在既有建筑领域,主编了国家全文强制规范《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砌体结构通用规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等,是“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的依托单位。
产业上,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和成果,建科院长期以来全链服务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形成了检测鉴定、加固改造设计、专项施工、专业化运维的既有建筑改造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条。实施的“建科院科技楼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是西南地区首个三星级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在全国范围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其二,这体现建科院在四川农房安全研究中的“深耕成果”。
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项目的委托,不仅是对技术能力的肯定,还包含了一份社会责任履行的“信任”。
信任来源于长期以来的专业化研究与社会化服务。
建科院在农村住房建设、安全性鉴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022年至今,连续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开展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方核实,线上线下共核实全国20多个省份的6万余栋经营性自建房的排查整治工作。主编了《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加固图集》等多部标准和图集。
在灾后应急评估、处置及标准化、数字化方面,建科院经验丰富,形成系统化解决方案。多次参与了四川省灾后应急救援、培训教育等工作,主编《四川省震后建筑安全性应急评估技术规程》,该标准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地震灾后建筑安全性应急评估的技术标准。研发了四川省房屋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震后应急评估模块等系列数智化平台和软件,为灾后重建与韧性提升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