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949最快开奖wap

70年建科路③|1979-1984

发布时间:2024-09-24
分享到

科学技术转为面向经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四川建筑业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新时期。1980年省建筑工程局改组成立省建设厅,1983年省建设厅又改组成立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四川建科院为总公司下属的科研设计单位,单位建制与机构在此后基本趋于正常。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四川建科院的科学技术工作也逐步转为面向经济建设。


1978年,国家建委先后在北京、新乡和西安召开了建筑科学技术计划会议,在《建筑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充实加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立能力较强的科研计算测试中心,科研工作除承担本省(局)任务外,还要承担全国的区域性的任务,研究所的具体研究方向和科研任务就是为本地区、本行业的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搞好科研工作。遵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指示,四川建科院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科研工作上来,一切工作均为科研技术服务。1980年,根据国家科委和建工总局科技局的要求,四川建科院对部分课题开始试行“专项管理,分级负责,同行审议,签订合同”的管理办法,通过合同明确双方责任,让科研工作快出成果。通过试行该制度,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但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科研任务,还超额完成增收任务,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四川建科院荣获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先进集体

四川建科院荣获“大庆式企业”称号


在此阶段,四川建科院的科研业务工作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科研工作作风有很大变化,科研人员主动下农村、下工地、下现场,深入实际,深入经济建设的最前线。1983年,在不包括到一线技术支援和服务人员的情况下,四川建科院常在施工现场、工厂、农村蹲点搞科研的人员就占专题研究人员的40%。二是更注重科研生产转化过程、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时结构工艺室承担的90%以上的专题都是深入工厂、工地、农村的。板柱体系、蒸汽远红外干燥木材技术、静力触探仪、锤击贯入试桩法、CJP型片式混凝土应变计等多项科研成果在全省、全国大范围投入使用,被选为1984年全国建筑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展出优秀项目。

被选为1984年全国建筑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展出优秀项目的部分科研成果


为满足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四川建科院对部分组织机构也进行了调整。例如,在1983年至1984年期间,将大结构车间、力学车间、金相试验室、电测组、电子技术应用组合并成立中心试验室,增设电算站、经营科,把人事教育科合并,将原大集体改为服务公司,成立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科技咨询服务公司等。


围绕生产实践开展科研工作成绩斐然

随着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也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川建科院在这段时期内得以发展壮大,在省级科研系统统计中,科研成果及获奖科研成果均名列前茅。

四川建科院科研专业技术领域扩展到包括建筑体系与结构、预应力技术与设备、建筑抗震与加固、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材料、制品与工艺、建筑机械与装备、焊接设备与工艺、村镇规划与建设、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与图集、建筑测试技术与仪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建筑情报调研与声像情报、建筑物理与热工、特种结构施工技术等等。每年均承担国家部委、四川省科委、建委和四川省建筑总公司大量的科研任务。年均新开研究项目超过10项,每年在研科研项目达到40项左右,每年鉴定、评议验收科研成果在10项以上。共获得国家科委、有关部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市、局级的科技成果奖53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35项,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重大科技成果奖14项。先后发表近200篇研究报告或论文。

成为国家计委标准定额局标准规范科研基地之一

在工程建设标准工作方面,四川建科院主编和参编的国家规程、规范、标准日益增多,还承担了大量的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1984年,四川建科院被列为国家计委标准定额局(现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标准规范科研基地之一。

为编制《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14-82),四川建科院与广东省建委科技处合作对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的基本材性与砌体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在大量试验数据以及工程实践调研的基础上编制标准。标准对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建筑的设计、施工及性能评估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该类型建筑的广泛应用与技术创新。

四川建科院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等联合编制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84),基于充分调研与全面验证试验,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体现了我国钢筋焊接技术的新成就,对保证钢筋焊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1985年建设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四川建科院在此阶段编制的标准规范及所获奖项